課程資訊
課程名稱
中唐文學文化專題
Seminar on Selected Topics for Mid-Tang literary culture 
開課學期
111-1 
授課對象
文學院  中國文學研究所  
授課教師
曹淑娟 
課號
CHIN7502 
課程識別碼
121 M0520 
班次
 
學分
3.0 
全/半年
半年 
必/選修
選修 
上課時間
星期五7,8,9(14:20~17:20) 
上課地點
博雅312 
備註
限碩士班以上
總人數上限:12人
外系人數限制:2人 
 
課程簡介影片
 
核心能力關聯
核心能力與課程規劃關聯圖
課程大綱
為確保您我的權利,請尊重智慧財產權及不得非法影印
課程概述

「中唐」之稱原起於唐詩分期,自南宋嚴羽《滄浪詩話》肇其端,至明高棅《唐詩品彙》定為四唐之分,言其「聲律興象,文詞理致,各有品格高下之不同」。清人葉燮〈百家唐詩序〉則進而指出貞元、元和之間有韓、柳、劉、錢、白、元群才競起,鑿險出奇,為古今詩運關鍵,「不知此中也者,乃古今百代之中,而非有唐之所獨得而稱中者也」。由日本學者內藤湖南啟動的唐宋變革說,經過數十年漢學學者的參與論辯,無論認為唐宋之際是中國進入中世之始或近世初期,都更清楚指出唐宋之際產生了轉變,而此一轉變實為緩慢漸進的連續性過程,重要的文化特徵由中唐開始孕育萌生。唐宋變革說由政治、經濟擴展到思想與文學文化的討論,適可為四唐之中與百代之中提供參照思考。本課程以習稱之「中唐」為聚焦範疇,大抵指唐肅宗到文宗七八十年間,將研讀代表文士的詩文著作與學界重要的研究成果,觀察此一階段的政經、文化、思想發展脈絡,探究文學所呈現的個人才具與時代投影,期望更細緻深入了解此一文學段落成績,同時也能以具體的研究成果參與唐宋變革論述的對話,拓展盱衡文學文化發展的視野和能力。 

課程目標
1、研讀相關文獻,探索文人的體認與思索,認識中唐文學及文化特質。
2、掌握學界相關研究成果,並開發新議題,持續拓展研究面向與深度。 
課程要求
1、懷抱興趣,預習各週主題相關基礎文獻與學術論著。
2、課堂參與分享討論,期末提交具有創見的論文。 
預期每週課後學習時數
 
Office Hours
另約時間 備註: 由師生雙方約定 
指定閱讀
蔡英俊:《游觀、想像與走向山水之路》第4-5章,臺北:政大出版社,2018。
蕭馳,《詩與它的山河:中古山水美感的生長》第6-10章,北京:三聯書店,2018。
(日)川合康三著,劉維治,張劍,蔣寅譯,《終南山的變容:中唐文學論集》,上海:上海古籍出版社,2007。
(美)宇文所安著,陳引馳、陳磊譯,《中國中世紀的終結--中唐文學文化論集》,臺北:聯經出版公司,2007。
(美)田安著,卞東波等譯,《知我者:中唐時期的友誼與文學》,上海:中西書局,2020。
(美)王敖著,王治田譯,《中唐時期的空間想像:地理學、製圖學與文學》,長江文藝出版社,2021。 
參考書目
李建崑,《中晚唐苦吟詩人研究》,臺北:秀威出版社,2005。
尚永亮,《唐五代逐臣與貶謫文學研究》,武漢:武漢大學出版社,2007。
尚永亮,《中唐元和詩歌傳播接受史的文化學考察(上卷)》,武漢:武漢大學出版社,2013。
侯迺慧,《詩情與幽境—唐代文人的園林生活》,臺北:東大圖書公司,1991。
侯迺慧,《唐宋時期的公園文化》,臺北:東大圖書公司,1997。
夏鑄九、王志弘編譯,《空間的文化形式與社會理論讀本》,臺北:明文書局,2002。
劉方,《唐宋變革與宋代審美文化轉型》,上海:學林出版社,2009。
蔣寅,《大曆詩風》,上海 : 上海古籍出版社,1992。
蔣寅,《大曆詩人研究》,北京市 : 北京大學出版社,2007。
簡錦松,《山川為證 : 東亞古典文學現地研究舉隅》,臺北:臺大出版中心,2018。
(日)松原朗著,張渭濤譯,《晚唐詩之搖籃:張籍、姚合、賈島論》,西安:西北大學出版社,2018。
(美)宇文所安著,賈晉華, 錢彥譯,《晚唐 : 九世紀中葉的中國詩歌(827-860)》,北京 :三聯書店,2011。
(美)楊曉山著,文韜譯,《私人領域的變形:唐宋詩歌中的園林與玩好 》,南京:江蘇人民出版社,2008。
(美) Mike Crang著,王志弘、余佳玲、方淑惠譯,《文化地理學》,臺北:巨流圖書,2006。
(美) 段義孚(Yi-Fu Tuan)著,潘桂成譯,《經驗透視中的空間和地方》,臺北:國立編譯館,1998。
 
評量方式
(僅供參考)
 
No.
項目
百分比
說明
1. 
平時討論與研讀報告 
50% 
1. 請作課前準備,研讀相關文獻資料,課堂上參與分享討論。 2. 請選擇三週討論議題,撰寫學習心得,對閱讀資料進行摘要與評論。  
2. 
期末研究論文 
50% 
請與老師、同學討論,確立研究論題,進行研究,於學期結束後,完成一篇具有問題意識、合乎學術規格的論文。 
 
針對學生困難提供學生調整方式
 
上課形式
以錄影輔助, 提供學生彈性出席課程方式
作業繳交方式
延長作業繳交期限
考試形式
其他
由師生雙方議定
課程進度
週次
日期
單元主題
第1週
  中秋國定假日 
第2週
  導論:中唐與唐宋變革論 
第3週
  中唐詩選:《篋中集》與《中興間氣集》 
第4週
  宇文所安《中國「中世紀」的終結》 
第5週
  川合康三《終南山的變容》 
第6週
  田安《知我者:中唐時期的友誼與文學》 
第7週
  王敖《中唐時期的空間想像》
 
第8週
  元結浯溪地標的創造 
第9週
  韓愈的游戲精神與山水意識 
第10週
  柳宗元的山水意識 
第11週
  元白的交互地理學 
第12週
  郡齋生活與風物 
第13週
  山水草堂與城市園林 
第14週
  官亭記的謫遷經驗與山水遊觀 
第15週
  研究論題分享討論 
第16週
  研究論題分享討論